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准确把握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全市档案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榆林市档案馆坚持开展每周“兰台小课堂”轮讲活动,各级干部职工综合运用短视频、PPT、图文解说等形式,精选档案工作政策理论、标准规范、制度要求、经验做法中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将学思践悟、知行合一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对标先进促提升、比学赶超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坚持以上率下,用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突出抓实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带头引领全馆干部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上半年,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等工作短板,馆领导分别就数字档案馆综述、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电子档案浅谈等课题进行解读,要求全馆干部科学判断档案事业发展大势,放眼世界看全国、立足行业看榆林、跳出档案看档案,从形势发展、要求需求、职能职责结合实际作为,从传统职能延展、赋能、蝶变和新职能加持,从工作的短板弱项、优势劣势等层面立体观察分析档案工作,切实做到家底摸得清、问题找得准、根源分析透、思路破解明,沿着全国、全省、全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方向稳步前行。
二、坚持以小见大,用绣花功夫做细档案文章
为积极应对档案管理从传统、粗放式管理向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方式转型要求,榆林市档案馆将“兰台小课堂”作为知识更新、理念更新的新阵地,鼓励大家从某个新概念或小知识点切入,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打破“大水漫灌”式教和“囫囵吞枣”式学的培训怪圈,真正讲深讲透讲具体。例如,近期“兰台小课堂”安排的“档号的构成”、“档案的收集”、“新修订的《档案法》新增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定的若干思考”等课题从档案的基础知识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新旧对比和深度解读,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坚持以学促用,用勤学善思推动担当作为
档案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榆林市档案馆通过“兰台小课堂”这一平台,要求干部树立“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的正确导向,以业务需要决定讲授内容,用实践效果检验学习成果,不断提升干部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为帮助业务人员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国家、省档案局近年出台的制度规范,将国家档案局令、《陕西省著名人物档案管理办法》《陕西省国家综合档案馆民生档案信息跨馆利用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本馆制定的《移交接收档案实施细则》《档案著录项目细则》等规章制度纳入“兰台小课堂”,由科室负责人带头讲解,带头答疑,为推动制度规范的深入贯彻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兰台小课堂”是榆林市档案馆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使命的一次新探索,也是践行“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的一次大练兵,将成为撬动全市档案事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