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1951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181师战士姚玉玺,在抗美援朝江原道上海峰阻击战中,一人击毙敌人30多名,荣立一等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阻击英雄”称号,朝鲜内务相金可奉给他佩戴了朝鲜国家二级荣誉勋章,姚玉玺成为第一批被授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姚玉玺,1929年出生在陕西城固县滥坝乡。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6月27日,美国入侵朝鲜,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号召,姚玉玺写下血书,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姚玉玺随部队开赴朝鲜后,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181师某部排长、机枪组组长。在著名的上海峰阻击战中,姚玉玺和全班9名战士面对数倍于已的敌人,多处负伤不下火线,苦战七昼夜,连续打退敌人8次进攻,姚玉玺一人毙敌30多名,生俘1人,缴获部分枪支弹药。
1951年国庆,姚玉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观礼团,在北京受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的亲切接见。著名作家魏巍对他进行了专门采访。姚玉玺的事迹被写进《铁流滚滚》一书。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经历艰苦作战、身体多处负伤、被部队评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的姚玉玺,为了不给军队增添负担,1959 年主动要求转业,转业时,还主动放弃领取残疾证。
姚玉玺转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省粮食厅工作。1962年7月,他响应中央“加强农业第一线”的号召,先后5次向组织提出申请回乡,要求参加农业建设。组织批准后,姚玉玺携全家回到了与家乡城固县滥坝公社相邻的留坝县鲜家坝公社,任鲜家坝公社庞家嘴大队党支部书记。1970年,姚玉玺带着全家又回到家乡城固县滥坝公社花庙大队。面对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乡亲,姚玉玺积极想办法让村民摆脱贫困。他免费给本地村民传授天麻种植技术,无偿向困难户提供菌种。1974年元月,姚玉玺被村民推选为花庙大队党支部书记。“要想富、先修路”,他发动村民们投地投劳,上山砍竹子卖钱集资,终于在花庙开拓出了一条两米多宽的石子路。村里的学校没有教室,1975年姚玉玺又带头发动党员干部捐材料、出力出钱,集资给学校建起7间新校舍,解决了村里孩子的上学问题。花庙大队原来有一个医疗站,因缺医少药,村民看病都要去镇上,十分不方便。姚玉玺想办法又组织大家办了一个林药场,种植中药材数十亩。规定只要村民采药交给医疗站,就可顶替看病费用治病。群众感激地说:“姚支书给咱办了四件大好事,子孙后代一定不能忘。”
几十年来,姚玉玺从未向党和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的救济。1985年病重时,他才找到县民政局,希望政府能在医疗方面给一些补助。姚玉玺在给城固县民政局的信中写道 :“我是党的一粒砂,还要继续革命,要以治山为主,再为党和人民流尽最后的血汗,永做不穿军衣的普通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