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定兰台 但闻墨香
-----我的档案情怀
文/赵军政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沧桑巨变中总有一些珍贵的记忆被人们用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面默默地留存着,这就是档案。一切都在改变,唯有档案留住了过往,衔接起未来,无论物是人非,不管岁月变迁,它都保持着自己不变的姿态,应有的本色。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在搏击市场发展壮大的金堆城走过了六十余年的辉煌历程,也积累了丰富的档案资源。从建矿开始的几百卷档案,到目前拥有文书、科技、会计、特殊载体档案数万(卷)件;从一册册装订的手工管理到即将步入数字化管理,档案以其独特的方式见证着金堆城60余载的风雨路。企业一代代档案工作者用忠诚担当践行为党管档、为企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伴随企业载存兴替,生生不息。
档案生辉,见证60年发展变革。60余年的坎坷,风风雨雨,起起落落。驹光过隙,每一次回望,都会带给我深深地思索。第一次走进档案,是为迎接新世纪的曙光,唱响钼城的英雄赞歌。披阅翻检中,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一曲快板《钼城英雄赞》是我对这片土地的第一声礼赞。再次走进档案,是为企业大事记的编撰。一页页档案,成为企业发展史肥沃的养料,珍贵的资源。企业发展的步步嬗变,改革创新的点点滴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也许是惊鸿一抹,抑或是熠熠生辉。无论怎样,都被一卷卷泛黄的档案、一张张黑白彩色的照片、一块块金灿灿的牌匾、一面面鲜红的锦旗记录和见证。金堆城60余年历史,是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曲感天动地的奋斗赞歌,更是幅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荣光的背后蕴含着艰辛,欢笑的容颜掩饰着泪水,凡是经历过的人,都会与档案一起,回忆青葱岁月里无悔的付出,回味的攻坚克难中的百般滋味。
档案留痕,见证60年的恢弘历程。60余年来,几代矿山人以战天斗地的无畏气概,百折不挠的果敢刚毅,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韧执着,战胜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开创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在艰辛中创业、在逆境中奋进的坎坷发展之路。
我们不曾忘记,创业的艰辛。1958年,500名开拓者翻山越岭来到金堆城,拉开了中国钼工业基地开发、建设、发展的帷幕。忘不了青石崖下劈山掘宝,东堡子山头锤打钎撬,南露天揭顶大爆破的气势磅礴。忘不了小选厂剪彩的鞭炮阵阵,听不厌万吨磨机的日夜轰鸣。昔日鲜为人知的荒山野岭成为今天宜工宜居宜游的一方乐土。这是几代金钼人辛勤汗水铸就的基业,这是产业报国无私奉献精神的结晶。
我们不曾忘记,上世纪70年代的汶峪河畔,建设者以火热的豪情、冲天的干劲,在技术少、装备差、困难多、难度大的情况下,硬是手抬肩扛,建起了金堆城两个现代化的选矿厂。当1971年7月, 2#磨浮系列正式投产,第一批钼精矿出炉时,现场沸腾了,多少人流下了激动的热泪。1983年二期工程建成,金堆城在钼行业跻身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我们不曾忘记,筚路蓝缕的征程上矿山人经历的风风雨雨。1981年,木子沟尾矿库涵洞二次断裂,严重塌陷,停产的23天里,干部职工心急如焚,夜不能寐,工程技术人员用聚氨酯灌浆固沙堵水,选矿厂度过了第一次危机。2016年,在10个月停产的日子里,我们曾经彷徨、迷茫,每个人都对选矿厂的前途惴惴不安,但坚韧、坚强、坚持的选矿人没有自暴自弃,自律、自强、自觉地坚守岗位,即开即停、即停即开,我们展现的是令行禁止的铁军形象。
我们不曾忘记,在市场浪潮中搏击时小心翼翼的身影。为打开销路,提高效益,我们鼓励个人下海,也曾尝试开发三产。1988年,一厂两制的秦岭开发公司试产钼铁获得成功。为降本增效,我们倡导小改小革,大搞修旧利废,推行订单化生产,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被陕西有色集团授予“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先进集体”。
我们不曾忘记,砥砺前行的岁月里,那一面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工业学大庆”标兵张士信、“三秦活雷锋”崔学义、陕西省劳动模范李南方、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秦华江,他们是时代的标杆,印记着选矿人的时代记忆;他们是对标的楷模,激励着选矿人聚焦一流,奋斗不息。
我们不曾忘记,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冲击,广大干部职工众志成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对标行业一流,推进标准化创建,植入精益理念,提升基础性管理。在行业的严冬里完成冲破壁垒的自我变革和破茧成蝶的自我超越。荣获“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先进集体”称号,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钼业之都”。
今天的金堆城聚焦“安全型、生态型、数字型、旅游型、和谐型”目标,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矿山开采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信息管理数字化、矿山管理规范化、矿区社区和谐化”,打造绿色标杆示范矿山。实施改革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卷卷一页页档案,记录了个人和单位成长的点滴历程。任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档案定格我们共同的青春永不褪色。任似水流年,岁月嬗变,档案默默守护我们共同的记忆永不暗淡。
“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白驹过隙,在档案管理岗位上不知不觉走过不惑之年。回首来时路,出生洛水河畔,负笈渭城南塬,驻足秦岭钼都,四十年时光荏苒,我在书写自己的档案,守护别人的档案,修订企业的档案。档案是里程碑,记载着人生的每一步奋斗足迹;档案是大事记,镌刻着企业搏击市场的跌宕起伏、苦难辉煌。在这个浮躁焦虑的年代,作为档案工作者,我默默奉献、执着坚守,耐得寂寞,远离繁华,用忠诚守护着珍贵的历史记录,用敬业诠释着责任担当。我热爱档案工作,拂去历史的积尘,在巨量信息中悉心于熏习熙载,发扬其微绪,步趋其逸躅。将发掘档案信息、助力企业发展,视若责任,不容旁贷,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作者单位: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