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主题征文活动优秀奖作品】记录兴化奋进历程 传承民族伟大精神

    作者:董印杰 发布:2022-11-09( 浏览 8948 人次)

    记录兴化奋进历程 传承民族伟大精神 

    文/董印杰

    今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档案记录下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百折不挠、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在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发挥了主力军和“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地处关中腹地兴平市的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化公司)始建于1965年,是一家有着五十七年光荣历史的国有企业。走进档案室,翻开那些发黄的散发着淡淡油墨清香的档案资料,一代代兴化人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身影跃然纸上。  

    陕西省兴平化肥厂(1997年8月改制为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首家从国外引进以重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的化肥企业,最初设计年产合成氨5万吨、硝酸铵11万吨,投资估算六千五百万元。当时西方美帝国主义正在对我们国家实行经济封锁、技术“卡脖”,国内也正处于政治动乱中。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千余名工人、技术人员、管理者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从大连化工厂、兰州化工厂等企业汇聚到陕西兴平这个小县城。据当年的老师傅回忆,刚踏进当时的兴平化肥厂 ,光是住宿就成了很头疼的事。那时厂里没有自己的宿舍区,或挤住在几平米的简易房屋里,或租住在农村邻居家。夜间,寒风透过屋檐上的玉米杆儿吹进了屋里,冻得一家人缩成一团儿。那时条件真是苦,冬冷夏热,耗子乱跑,苍蝇乱飞。从宿舍到厂里没有公路,只有一条很长的土路,一遇下雨天,上下班儿十分困难。但是,那个年代人们政治热情很高,在千难万难中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生活工作得很顽强。

    1969年隆冬时节,北京化工研究院羰基铁粉车间搬迁至陕西兴平化肥厂。羰基铁粉主要用于生产穿甲弹弹芯以及飞机小罗盘磁芯和磁粉,当时国家急需这些高性能材料。接到化工部军管会命令后,50名北京知识青年告别亲人,背上行囊,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坐上火车一路向西来到他们人生的第二故乡,这就是“西迁精神”在兴化这片热土上的真实体现。在创作该篇正文的过程中,我们采访到了已经86岁高龄的兴化公司原副厂级领导周正喜,谈到他们来到大西北艰苦创业的情形,他说:“当时国家贫穷,毛主席让我们支援大西北,我们就来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再苦再累,大家都一样,我们不后悔。国家和咱们的小家一样,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我们付出了子孙后代才更有希望”。多么朴实的言语,老人讲话时的语气、神态以及爱国情怀,使我对这位86岁的老人肃然起敬。

    经过五年的建设,为了确保在1970年7月1日前投产,建设者、化工操作人员连续16小时、24小时甚至32小时不离岗。在档案室保存的一份1970年6月15日印发的资料—《关于“发扬延安精神,大干二十天,誓保兴化“七一”出化肥”情况汇报》中记录着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场景:“十二日下午,氧化炉正准备点火,突然液氨过滤器上盖法兰漏了,顿时,液氨喷出,浓烟四起,呛的人喘不过气来,威胁着“七一”投产,威胁着附近工人的生命安全,冲上去!浓烟就是命令,车间核心组群众代表葛名谟和老工人冀云良、孙新月等同志在这危急关头,对自己的生死全然不顾,在一无氧呼吸器,二无防氨衣的情况下,带上防毒面具勇敢冲上去进行抢修;张学勤同志,年快五十了,身患高血压,这位从枪林弹雨中冲杀出来的老干部也亲临现场,在液氨雾中,积极参加战斗,给工人提提扳手、拿拿螺丝;顿时,消防队闻讯赶来,大家发扬勇敢战斗的精神,终于切断了活门,堵上了盲板,保证了氧化炉的正常试车。”同志们舍小家为大家,眼睛熬红了,嗓子熬哑了,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终于在1970年6月18日,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洁白的“珍珠”牌硝酸铵源源不断地运向祖国各地。这些往事,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感同身受,就像现在的孩子无法想像当年长征路上的红军是怎么把皮带、草根当成粮食塞进嘴里一样,可是兴化的创业者甘做啃骨头的蚂蚁、埋头耕地的黄牛,为摆脱困境,建设美好生活奉献着青春和汗水。

    1997年8月,陕西省兴平化肥厂整体改制为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控股组建了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把谋求股份公司上市融资纳入了企业发展规划。2005年,兴化公司举办建厂四十周年庆典大会,原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致辞: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兴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一个中型氮肥厂发展成为拥有化工、化肥、军工等多种产品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主导产品硝酸铵的实际产销能力已跃居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国家西部地区重要的硝酸铵、羰基铁粉生产基地。同时,还是国家重要军工配套产品“908”的唯一生产厂家。在全国化学工业战线上,兴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兴化为国家的工业、农业、国防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不仅是兴化的荣誉,也是我们化学工业战线的光荣。

    2006年6月,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兴化公司划入延长石油集团,加入延长集团为兴化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平台。2007年1月26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兴化公司控股子公司“兴化股份”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08年,延长集团投资58亿元建设兴化节能与综合利用项目,使公司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5年9月5日投资7.4亿元建设了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项目。该项目是全球首套化学合成气制乙醇的示范项目,工期仅用了一年零4个月的时间,于2017年1月11日9时成功产出纯度为99.71%的乙醇产品。该项目投产后,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栏目于2017年3月8日进行报道,称对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75%消毒酒精一瓶难求。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兴化公司全力以赴组织乙醇生产。疫情就是命令,生命不容怠慢,所有参战人员立即行动起来,查档案资料,消除设备隐患,优化工艺参数,编制使用说明,组织人员分装,协调开通防疫物资运输绿色通道等等,广大干部职工吃住在厂,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六天六夜里,日光与灯火遥相辉映,一桶桶满载希望酒精从兴化发往陕西各地,为战胜疫情贡献了兴化力量。

    伟大的时代成就非凡的企业,兴化公司只是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缩影。回顾五十七年的奋进历程,企业由建厂初期的5万吨合成氨,11万吨硝酸铵装置,发展到目前拥有年产90万吨氨醇、70万吨硝酸铵、62万吨纯及碱氯化铵、10万吨甲胺、10万吨乙醇等产品的现代化大型化工企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这十年,高质量发展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兴化公司发展步入快车道。2011年,兴化公司营业收入16.12亿元,利润1.8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53.42亿元,利润8.54亿元。十年来销售收入增长231%,利润增长了374%,企业实现了更快更好发展。2022年上半年,兴化公司累计实现收入34.4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15亿元,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回望历史,五十七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延长兴化人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精神,书写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青灯黄卷不辞累,皓首穷经苦犹甘。档案工作者为党守史,通过一张张弥足珍贵的档案资料,使我们切身感悟到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和一代代中国人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家国情怀。新时代,档案工作者继承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弘扬伟大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祖国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再立新功。

    (作者单位: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