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中市委办副主任、市档案馆馆长、市档案局局长侯富乐带领市档案馆(局)保管利用、监督指导、信息技术、宣传编研等科室干部,专程到市文化馆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征集、管理、利用工作,落实档案服务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职能。
汉中文化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汉调桄桄、汉中藤编、悬台社火等浓厚汉文化根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孕育和交融。截至2022年,汉中市现有“非遗”名录项目国家级项目8个、省级项目64个、市级项目119个、县级项目45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达89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中,系统完整的档案资料,为项目申报和晋级提供了佐证和支持。
侯富乐一行来到汉中市文化馆后,参观了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文化”两个展厅,详细了解了汉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社会背景、文化内涵、流变状况、传承机制、保护体系、传承人队伍等情况。实地察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和利用情况,听取了市文化馆档案工作负责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情况的介绍,详细询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侯富乐要求各级档案部门依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业务指导和科学管理,坚持做到“早介入、建机制、全收集、安全管”,进一步推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为叫响“汉风古韵”城市品牌助力添彩,为实现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提供档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