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10月17日,是陕西省委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履行档案收集保管利用职能。该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22452平方米,是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场所。
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地方特色明显。截止2022年底馆藏纸质档案718个全宗、786889卷、946327件,照片档案9.3万余张、实物档案3527枚(幅、件);馆藏资料123403册。馆藏档案按历史时期结合内容划分为清代档案、民国时期档案、革命历史时期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四大部分,按门类和载体划分为文书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人物档案、专业档案等。馆藏资料以图书为主,兼有报纸、期刊、地图、家谱等。其中最早的档案为清代乾隆十七年(1753年)的土地契典,最早的资料为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的《朝邑县志》。
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涉及内容广,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具有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价值,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陕西社会经济的历史变迁,对于了解、研究、建设陕西具有重要的鉴史铭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