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新形势、新机遇下的档案事业迎来了全新发展热潮。陕西省也积极出台了《陕西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时期陕西省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
《规划》明确表示,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方面,要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适时启动全省统一的档案云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初步实现省、市、县档案馆数据融合共享,电子档案移交的规范管理;完成12个市级数字档案馆,60个县级数字档案馆建设;至2020年,省、市、县三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室中30%、20%、10%的单位基本达到数字档案室建设要求。在数字化加工方面,基本实现档案存量数字化,省档案馆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市级档案馆数字化比例超过80%;县级档案馆数字化比例超过50%。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全面启动档案数字化加工。初步实现档案增量电子化,省、市、县国家综合档案馆分别对30%、20%、10%的立档单位实现电子档案移交接收。
面对《规划》中的任务和要求,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如何协调内外部资源,紧握时代机遇?
作为国内第一家专注于信息资源管理的上市企业,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息发展”,股票代码300469)在业内拥有19年的历史积淀,可为档案局(馆)、机关单位、团体、企事业单位客户提供包括业务咨询、档案整理、软件开发、数字化加工、档案托管、智能管控、系统集成、新馆建设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档案管理服务。目前,信息发展档案产品及解决方案家族已拥有了15位家族成员,且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家族成员还在持续增加中。
信息发展档案产品、解决方案家族
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上,信息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统一规划、分布实施、资源共享、确保安全”。立足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发展思路,建立档案数字资源的收集、存储、加工、管理、利用的过程体系和政府、企业、事业、社区、家庭等档案管理的模式,通过建立各级各类档案接收资源库、管理资源库、保存资源库、利用资源库,并最终建成覆盖一定区域的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总库,不断满足档案利用者和管理者的需求。
数字档案馆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模型图
在数字化加工方面,信息发展全资子公司——上海金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全流程服务,包括了数字化扫描、缩微加工等。这是利用计算机设备、数码成像设备、声像采集设备及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加工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将各种载体形式的原始档案转换成计算机系统可识别、能够进行海量存储、快速查询、远程运输和资源共享的数字化档案。
现在,信息发展的数字化加工项目团队可同时承接200个项目,年扫描加工量5亿页,条目录入500万条,并可通过遍布各地的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本地化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发展的数字化加工尚未出现过档案安全事故。
数字化加工流程图
截至目前,信息发展已拥有2200余家客户群,在国家及省级档案局(馆)及地、市级档案局(馆)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0%、20%,机关单位、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客户,遍布全国30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就包括了西部地区的甘肃省档案局(馆)、青海省档案局(馆)、贵州省贵阳市档案局(馆)、四川省眉山市档案局(馆)等。
作为陕西档案学会认定的“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类定点生产企业”和“档案数字化加工服务类定点生产企业”,信息发展将继续依托领先的行业地位、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雄厚的研发创新能力、快速反应和高效的服务体系,与各级档案局(馆)、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携手,努力为全省档案事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