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档案局、省委军民融合办、省档案馆和陕西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微纪录片《三秦珍档·奋斗足迹》(庆安篇)于12月27日在陕西电视台一套(新闻资讯频道)正式开播。
《三秦珍档·奋斗足迹》立足“一五”时期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中落地陕西的24个项目,充分挖掘省档案馆、相关企业单位档案馆室相关档案,以“亲历者说”的口述档案形式拍摄。正在播出的庆安篇共5集,聚焦大型机载设备研制、生产企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数十位耄耋老人讲述国家“156项工程”项目在陕西建设的奋斗足迹,于12月27日至31日每晚22:10首播,当日23:15重播。
“156项工程”即20世纪50年代苏联及东欧国家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业项目,实际上后来陆续增加并完成了215个重大项目(统称为156项工程)。根据总体战略部署,国家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的24项安排在属于重点建设地区之一的陕西。陕西省以这些工程项目建设为重心,全面展开“一五”计划建设。这24项工程项目分布在西安、宝鸡、铜川和兴平等地,其中西安有17项,是全国接受项目最多的城市。目前,《三秦珍档·奋斗足迹》已拍摄制作完成庆安篇、长岭篇和宝成篇,后续还将完成其他企业拍摄播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