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全省档案安全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通报了“十四五”以来全省档案安全工作情况,明确工作任务,进行安全警示案例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夯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
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馆长高新民讲话,省档案馆副馆长、一级巡视员解华波主持。会议集体学习了档案安全典型案例,通报了“十四五” 以来全省档案安全工作情况。
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档案安全,深刻理解档案安全的本质是政治安全、档案管理的核心要义是安全保管,深刻领会档案工作与“国之大者”具有天然契合性的丰富内涵,不断增强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的政治责任感。要深刻理解“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的实践要求,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贯通历史延续与现实变化,科学认识档案安全的内涵、范围、类别及现状、趋势,正确定位档案安全的工作摆位,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不断增强做好档案安全的历史责任感。
会议强调,要深刻理解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重大原则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客观看待档案安全现状,敬畏风险、知晓利害,坚决防止档案工作领域出现“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要牢记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工作责任,坚持职责任务为先,自觉担当履责,真正做到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各市档案局要准确理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这些年全省工作部署,深入盘点本区域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档案工作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更新安全风险隐患台账,用力推动防范措施落地见效。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经常分析研究本部门本单位档案安全现状,对照规范找差距、结合履职堵漏洞,坚决防止只满足于当下无事而对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不知不觉或者后知后觉。
会议要求,要时刻保持警醒,深刻理解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明确要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要跟进形势变化,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价值理念,牢记海恩法则的警示,深刻理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渗透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并深刻改变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实,跟进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带来的各种变化,跟进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存储数据化、工作社会化、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始终保持积极主动作为的工作状态。要正确认识责任,树立把隐患排查作为事故处理的观念,树立把别人的事故当做自己的事故来处理的观念,深入分析隐患不断积聚、演变、发酵到爆发的过程,自觉从源头及时化解、从细处和短板有效补起。要持续改进作风,树立正确政绩观和权力观,深刻理解档案工作成效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潜绩,强化“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的价值追求,扎实细致做好基础性工作的每一环节。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分层次实地指导并协调解决影响本部门本单位档案安全的突出问题,各市档案局要定期盘点梳理、实地检查本区域各级各类档案馆室的安全状况,加强事故风险感知、检测和预警,严格贯彻档案法,切实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会上,中交二公局档案馆、榆林市榆阳区档案馆作交流发言。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档案局长馆长和相关业务人员,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管领导,省档案局馆副馆长、二级巡视员、各处室负责人、省档案学会代表23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