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村——高西沟大队

    作者:贺瑾 发布:2024-04-22( 浏览 415 人次)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全国大力发展林业生产的过程中,陕西省涌现出了一批植树造林的先进单位,其中米脂县的高西沟大队更是模范中的典型。

    1.png

    馆藏档案中记录的高西沟典型事迹

    高西沟大队利用农、林、牧“三三制”的方式,将原本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的高西沟,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改造成了山清水秀、旱涝保收的“陕北小江南”,创造了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奇迹,其成功经验生动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

    高西沟村位于米脂县城北20公里处,总面积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553亩,由40架山、21条沟组成,属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种区域过去大多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粮食产量很低,地越种越薄,粮食不够吃了就毁林开荒、毁草开荒,扩大种植面积,这样一来又加剧了干旱和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新中国成立前及初期,高西沟大队102户、440口人,40架山、21条沟里种了3000多亩地,却没有一片林、没有成片草,每人平均7亩多地还要吃返销粮。

    痛定思痛,为了彻底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1958年,高西沟人响应国家号召,决定不再垦荒,开始探索治沟治坡,征山治水,改造家园。从1959年起,高西沟人在26架山上修建了梯田,在沟里打起120余座淤地坝,修建了两座水库,平了一座大山,将8架山退耕栽树,陡坡上都种上了牧草、柠条,粮食总产量达到40万斤以上,到1977年达到56万斤以上。在治理穷山恶水的战斗中,高西沟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愚公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根据山势、水土等自然条件,按照“宜林造林、宜牧种草、宜农修田”的原则,制定了自己的一套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规划: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建设水库浇农田、高山远山森林山、近村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陡坡险坬种柠条、封山禁牧护林草,使土地得到了合理利用。

    2.png

    馆藏1962年1月18日《人民日报》文章介绍高西沟水土保持的经验

    高西沟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创造了林地、田地、草地各占三分之一的土地利用“三三制”经营模式,把一个荒芜贫瘠的穷山沟建成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1962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刊载文章《山区农业的生命线》,介绍了高西沟水土保持的经验,同时发表社论赞扬高西沟人民改造山河、战天斗地的先进事迹。1965年高西沟村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大寨式的典型”,被西北局授予“农业红旗”称号。1979年,高西沟村创造的“三三制”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并在全省推广。

    3.png

    20世纪70年代,高西沟人治理水土流失场景(资料图片)

    从1959年到1979年,经过二十年的综合治理,高西沟40个山峁治理了34个、21条沟治理了15条,坝地全部实现水利化,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林牧全面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近年来,高西沟秉持要精心守护绿色家园,也要积极推动绿色蝶变的原则,不仅把栽植果树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通过培育有机苹果种植基地、电商助力等途径打响了高西沟山地苹果品牌。又积极探索适宜本地栽种的其他水果和经济作物的种类,走多种经营的路子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依托本村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形成2300亩生态林、建成水库、水土保持成果展览室、党建展室等,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突破增收、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多种经营相结合,高西沟的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从防沙治沙开始,到走出一条自己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之路,“高西沟经验”将会惠及更多百姓,真正实现一方“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