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西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西安市档案局、西安市档案馆开展“国旗进校园 爱国爱西安”主题实践活动

    作者:杨朝 发布:2024-09-08( 浏览 5412 人次)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充分发挥西安市档案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作用,开发利用“5·20天安门广场升挂国旗”这一独特红色档案资源,着力开展档案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网络“六进”活动,西安市档案局、档案馆在国庆节前夕,结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思政课和“9·5”档案法宣传,联合各区县档案局、档案馆,在全市13所中小学校集中开展“国旗进校园 爱国爱西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唱响“强国复兴有我”时代主旋律。

    QQ浏览器截图20240908185736.jpg


    9月5日上午,活动在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小学启帷,这是全市“国旗进校园、爱国爱西安”系列活动的首站首场。市委副秘书长濮斌锋,新城区副区长雪帆,市教育局副局长程军安,市、区档案部门和教育部门有关领导出席活动。活动由后宰门小学校长白彩玲主持。

    在后宰门小学“小水滴”舞蹈团孩子们轻盈而充满希望的舞蹈《我是未来》中,活动拉开序幕。西安市档案馆副馆长高粉娥在致辞中介绍,活动中展示的这面国旗,是2009年5月20日,也就是西安解放60周年纪念日当天,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今年5月20日,市委隆重举行西安市迎接天安门广场国旗暨庆祝西安解放75周年活动,并将这面特殊的国旗交由市档案馆入档珍藏。她指出,举办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一是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课。将馆藏红色档案资源转化为学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教材。二是让同学们参加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展旗、升旗仪式,感受国之风采、旗之威严,激发爱国心、强国志。三是为进一步凸显档案工作的社会价值开拓思路,盘活档案资源,不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机制与形式。

    之后,西安市档案馆的6名护旗手精神抖擞,高举“5·20天安门广场升挂国旗”入场。当国旗穿过学生队伍的时候,孩子们跳跃着,一双双小手激动地想要触摸国旗。在展示这面独特而神圣的国旗的同时,现场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

    四年级学生李桐昕代表全校少先队员发言,表达了以红领巾为荣,以国旗为傲,传承红色基因,唱响“强国有我”的时代主旋律的心声。全体同学一起大声回应“强国有我,我是未来”。在收纳“5·20天安门广场升挂国旗”的同时,后宰门小学“心之声”小歌手及“小水滴”舞蹈团表演了歌伴舞节目《我仰望五星红旗》,表达了对国旗的敬仰之情和爱国爱西安的真挚情怀。之后,后宰门小学“八办”小小讲解员丁岐恒还宣讲了红色故事《可亲可敬的朱德总司令》。

    今年9月5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37周年纪念日。活动现场,市委副秘书长濮斌锋、市档案馆副馆长曹蓉、新城区档案馆馆长郭新延还向学校捐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宣传册以及《杨松轩文稿书信选辑》等各类档案编研成果、文创产品,希望能够让全校师生进一步增强档案意识,更好理解档案价值,进而能够更好地运用档案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讲好西安故事。

    新城区副区长雪帆在讲话中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牢记谆谆教导,志存高远,明德笃行。二是讲好红色故事,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三是投身社会实践,博学不穷,增长本领。并对老师们提出了既要做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又要做涵养品德“人师”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坚定地做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

    最后,参加活动的领导及学生共同参观了档案宣传展板。

    后续,“国旗进校园 爱国爱西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还将在全市其他区县的12所中小学集中举行。通过此次活动,我市及区县档案部门旨在把主题实践活动与档案文化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把档案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把档案文化“六进”工作落到实处,大力宣传档案文化,进一步扩大档案工作的知晓率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