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铜川】数字赋能 夯实档案“两个服务”工作基础

    作者:铜川市档案馆 孙楠 发布:2025-01-16( 浏览 2901 人次)

    2024年,铜川市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多措并举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以数字赋能夯实档案“两个服务”工作基础。

    加快档案资源数字转型。档案数字化是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2024年铜川市档案馆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切实推动存量及增量档案数字化。一是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全年共著录档案目录案卷级922卷,文件级15436件,全文扫描483092页,加工数据量381.36G。自2015年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以来,市档案馆已累计加工档案案卷级87935卷,文件级331660件,扫描档案原文10092128页,加工数据量7.9T,馆藏文书档案数字化率达96%以上。二是推进增量档案数字化。对市天然气公司等9家单位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进行了指导,帮助解决相关问题,保障了各单位档案数字化加工质量。全年接收市委办等六个单位档案数字化成果,共接收案卷级613卷、文件级241705件、档案扫描原文241705张,接收数据量645.23G,较2023年接收数据144.56G增加了500.67G,进一步推动了全市档案资源数字转型发展。

    推进数字资源赋能服务。一是丰富档案数字资源。及时在档案管理系统挂接新增档案数字化成果,推动档案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馆藏档案数字资源总量增加、结构优化,为高效便捷准确利用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创新数字资源利用模式。对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明确群众查档需求,提供利用服务。在档案信息网站开辟“在线咨询”栏目,线上提供档案业务咨询和查档利用。远程办结江苏、延安等地群众查找档案相关事项,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群众利用档案更具获得感。三是规范电子档案利用手续。严格监管维护档案管理系统,密件档案信息管理实现物理隔离,根据工作需要分配不同利用权限,确保电子档案利用安全。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向相关部门提供利用电子档案,全年服务编史修志、宣传展览、群众查阅需求共计668人次。

    筑牢信息数据安全防线。一是组织全市各综合档案馆开展档案数据灾备工作,共备份档案数据18.45T,保障了全市档案数字资源安全。二是对民国珍贵档案进行了数据异质备份,将相关数据备份在两套蓝光光盘上,备份数据114.3G。三是加强档案管理系统设施日常维护,及时处理系统软硬件故障,为档案数据管理及利用服务保驾护航。

    融入全市数字政府建设。一是扎实调研全市协同办公系统、政务服务系统及各单位业务系统归档功能建设情况,研判各系统电子文件归档解决办法。二是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制定了《铜川市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为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加强与数据管理、行政审批等部门及各立档单位的协同配合,研究制定电子数据整合管理的制度规范,促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与数字政府建设同频共振。

    下一步,市档案馆将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全面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努力以档案事业现代化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