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文化 > 兰台文苑

    【毛泽东诞辰纪念】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说起

    作者:吴小佳 发布:2023-12-29( 浏览 10487 人次)

    2023年12月26日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陕西省档案馆挖掘馆藏、开设专栏,选取毛泽东信件、文章、新闻稿、题词等不同类型的手稿进行解读,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教育、作风等多个方面,力求从不同角度展现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希望对新时代奋斗者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在新征程上接续传承、勇毅前行提供启迪和帮助。

    1 (1).jpeg

    2.jpeg

    3 (1).jpeg

    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毛泽东1937年10月10日

    陕甘宁边区的“黄克功案件”

    1937年10月5日,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时任红军抗日军政大学队长黄克功,因逼婚未遂,在延河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此案发生后,不仅在延安掀起轩然大波,而且还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

    案情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处理黄克功,因为此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刚刚拉开帷幕,正值大批革命青年奔赴延安寻找理想之光,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也才刚成立三个月,在这种特殊形势下,能否合法合理合情地处理好黄克功案件,直接关系着共产党人能否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尊重、能否获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当时对于黄克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黄克功违反边区法纪党规,杀害无辜革命同胞,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另一种意见认为:黄克功尽管犯有大错,但是他身为老革命、老红军、老党员,曾经浴血奋战、战功卓著,完全能够以功抵过,何况此时正是抗战局势危急之际,留下黄克功这个战斗经验丰富的骁将,正好让他冲锋陷阵成为支援抗战的可用之才。巧合的是,在此案发生前两年,有过一个类似案件,国民党将领张钟麟(后改名“张灵甫”)枪杀了妻子,却因其立过战功而得到蒋介石赦免,之后张又得以再次奔赴前线。因此,黄克功案件也成为一次对共产党的严肃考验。

    鉴于此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又存在“杀”与“留”的两方意见,最后边区政府及高等法院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将黄克功案件交由人民公审。当年10月11日,公审大会如期召开,秉持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审判长雷经天郑重宣布了对黄克功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的判决。 

    毛泽东同志的亲笔信

    就在黄克功被推向刑场时,毛泽东同志委派工作人员给审判长雷经天送来了一封信,此时现场参会人员都非常紧张,大家不清楚信的内容,很多人还猜测这是主席让黄克功将功赎罪或戴罪立功的特赦令。随后按照来信要求,审判长雷经天公开宣读了毛泽东同志这封亲笔信,信的全文内容如下:

    雷经天同志:

    你的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的自己行为决定的。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戒。请你在公审会上,当着黄克功及到会群众,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并宣布我这封信。对刘茜同志之家属,应给以安慰与抚恤。

    毛泽东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日


    信被读完后,很多人都感到之前低估了主席对红军党员违反党规法纪罪行的容忍程度。最终,黄克功被执行枪决。

    那么,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要写这封信?为什么在公审大会头一天就已经写好的信件,却要等到第二天审判结果宣判以后才送交?为什么要求雷经天同志公开宣读?

    其一,毛泽东同志用这封400多字的信进行了明确表态,既对黄克功的贡献作了肯定,又对他所犯罪行的性质作了阐述,更对为何不将其赦免作了合法合理合情的告知,向公众把几个重要问题交代得明明白白。

    其二,这封信的公布时间也体现了毛泽东同志从大局考虑的良苦用心,如果在审判结果宣判之前就公布信的内容,很容易让人们质疑边区高等法院判决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所以仅仅从送信节点上就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对法律判决结果的坚决尊重支持。

    其三,公开宣读信的内容,就是向社会各界表明中共中央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就是让广大干部群众知道,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鲜明红线,对于违法乱纪的干部,无论何人,不管功过,决不姑息迁就,坚决绳之以法,绝不容许以功抵罪、徇私枉法。

    新时代作风建设在继承中发展

    历史昭示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一直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有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坚持不懈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党面临的许多危险依然长期存在,党的作风建设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因此在作风建设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想法,作风建设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将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求,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将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不断在继承中巩固发展作风建设成果,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底色越擦越亮,从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强大正能量,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